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4月18-19日,第十三届大北农科技奖颁奖大会暨中关村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论坛在京隆重举行。本次大会汇聚了近800位农业科学家、行业领袖及政企代表齐聚大北农凤凰国际创新园,共襄中国农业科技荣耀盛典,探讨农业科技创新前沿趋势。活动由大北农集团主办,全球同步直播。
行业盛典:第十三届大北农科技奖盛大颁奖
4月19日上午,第十三届大北农科技奖颁奖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大北农集团董事长邵根伙博士致欢迎辞。
邵博士表示,大北农科技奖设立26年来,始终秉持“强农报国”的时代使命,致力于推动我国大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我国重要的社会办奖奖项之一,为推动大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大农业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本届奖项申报数量创历史新高,彰显了中国农业科技蓬勃发展的活力。邵博士提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为我们指引了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鼓舞了战斗士气,伴随着全球化创新浪潮,大北农事业正蓬勃发展,未来,大北农将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牢牢把企业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大局之中,牢记嘱托、协同创新、勇攀高峰,为本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全面建成贡献更多力量。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正伟为大会致辞,他指出,大北农科技奖历经26年,见证了中国农业科技的蓬勃发展,本届获奖成果涵盖种业核心技术、智能装备等关键领域,彰显科技对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的支撑作用。他表示,北京市作为国际科创中心,聚焦种业振兴、智慧农业和生态循环,推动产学研融合,希望大北农集团等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激励青年人才投身农业科技,共同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荷兰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Karel van Bommel在致辞中讲到,中荷两国农业合作成果斐然,荷兰企业深耕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资本也积极布局荷兰食品产业链,双方在粮食安全、绿色转型等领域目标高度契合。他呼吁以科技创新为纽带,深化产学研协作与跨国资源整合,共同应对全球农业挑战,为构建可持续农业体系提供实践范本,并预祝论坛凝聚智慧、推动务实合作。
巴西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Jean Gouhie在致辞中表示,中巴农业合作基于战略互补与共同目标,已从贸易拓展至创新、粮食安全及可持续发展领域。面对全球人口增长与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生物技术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生态可持续性的关键,他表示,希望加强与中国企业合作,加速创新技术落地,提升农业生产力与资源利用效率,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中巴智慧与协作力量。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林航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大北农科技奖深耕农业科技、践行创新使命的坚守与担当。她强调,农业科技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是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战略性支撑。海淀区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始终将科技赋能农业作为重要发力方向。她表示,希望大北农以龙头企业担当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速科研攻关;同时强化与绿色生物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关村科学城农业合成生物创新中心等平台联动,推动创新成果向规模化、产业化纵深发展,共同构建现代绿色农业产业体系。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任张清在致辞中表示,农业科技是解决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核心引擎,面对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挑战,需要依托大北农这样的农业科技企业和今天这样的合作交流平台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中国科协将联合大北农等企业优化资源对接机制,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与产业升级,推动农业强国目标实现。
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钱前代表奖励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并宣布奖励的决定。本届奖项历经成果征集、形式审查、网络评审、会议评审、奖励委员会终审并确定授奖结果,评审委员会严把评审关,保证奖项权威公信力,同时紧扣国家战略需求,重点奖励一批生物育种、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果,充分发挥科技奖励的激励导向作用。同时,本届科技奖首次针对青年设立青年科技创新奖,35岁以下获奖代表占获奖总量的27%,充分展现农业科技新生力量的蓬勃活力。
本届大北农科技奖共收到680项申报成果,经过200余位院士及专家的严格评审,最终74项成果脱颖而出,包括特等奖5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30项及首次设立的青年科技创新奖20项,奖金总额高达1000万元。
颁奖仪式上,参会嘉宾为获奖代表颁发奖励证书,获奖科学家们依次登台领奖,现场掌声雷动,致敬科技工作者的坚守与担当。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万向元、塔里木大学教授万素梅、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王蕾作获奖感言。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Arieh Warshel以《Using Computer Simulations of Biological Systems that are Related to Agricultural Problems》为题作主题报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绍江作《跨作物单倍体技术研发及应用》主题报告;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研究员齐龙作《水稻智慧防控技术与装备》主题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现武主持开幕式,北京林业大学校长李召虎、东北农业大学校长刘竹青主持报告环节。出席颁奖大会的还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翟虎渠,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谢华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朱健康,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国际农业教育科学院院士韩贵清,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长廖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游艾青,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院长路战远,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王美艳,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理事会主席崔野韩,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王登山,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光辉,以及新华网、人民网、农民日报、科技日报、北京电视台等媒体代表。
思想碰撞:中关村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论坛盛大召开
4月18日下午,中关村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论坛隆重举行。论坛由大北农集团主办,搭建全球农业科技交流平台,为中国建设农业强国与全球粮食安全贡献智慧方案。来自全球的顶尖学者围绕农业科技前沿展开深度对话。大北农集团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总裁莫宏建与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田见晖主持论坛。
大北农集团董事、总裁宋维平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从中关村成长起来的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大北农集团坚持市场需求导向,通过自主研发和与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高新技术企业,成果显著。宋老师指出,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和中美贸易局势,农业技术创新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大北农以“强农报国”为使命,通过设立科技奖与举办论坛促进协同创新,呼吁国内外伙伴携手共进。他表示,未来将继续把论坛打造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持续为农业新质生产力注入动能,助力中国农业科技在全球竞争中实现突破。
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在致辞中表示,自2021年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来,我国聚焦种业重大基础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种业科技创新成果,以大北农集团为代表的领军企业担当作为,彰显了企业在种业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目前,全球种业正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今天举办的中关村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论坛,正是思想碰撞、资源对接、协同共进的重要平台。中国种子协会将继续履行“协调、服务、维权、自律”的职责和种子法赋予的使命,与大家一起,推动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为种业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总工程师葛毅强在致辞中讲到,“中关村”是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摇篮、热土和一面旗帜,孕育了以大北农集团为代表的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大北农科技奖激励了无数科研人员在农业关键技术领域的探索实践。他表示,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作为项目管理专业机构,一直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他呼吁:一要增强自立自强的自信;二要强化产业科技导向;三要加强技术耦合、跨界融合和协同创新;四要注重学风作风建设和人才培养;五要在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的作用。
东北农业大学校长刘竹青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面对国际形势,需以科技突破壁垒、以产业升级构筑优势,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刘竹青回顾与大北农集团合作30年,自1995年设立奖助学金至2022年深化战略合作,双方在科研、人才培养等领域协同发力,同时他呼吁各方继续聚焦产学研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以《科技创新与粮食安全》为题,提出通过生物育种技术提升粮食产能的实践路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朱健康系统梳理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全球发展动态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潜力;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苏海佳聚焦生物制造技术,展望其在绿色农业中的规模化应用前景;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立平分享全球智慧农业技术发展趋势。
作为农业科技领域的盛会,本次盛会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实力,也为全球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强调,必须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战略总纲,摆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全体大北农人始终牢记嘱托,肩负强农报国使命,继续以国家战略为引领,以农业科技创新为纽带,携手各界同仁,协同创新、开放共赢,推动科技成果落地生根,为我国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盟员动态】4月18-19日,北京|第十三届大北农科技奖颁奖大会暨中关村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论坛议程出炉!
下一篇:没有了!
国家兽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National veterinary drug indu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alliance |
扫一扫 ![]() |
联系电话:010-62103991转611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8号 备案:京ICP备2002402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