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兽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National veterinary drug indu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alliance
  用户登录      联系我们

科研动态

服务创造价值、存在造就未来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科研动态

上海兽医研究所动物血吸虫团队总结单性血吸虫病感染被忽略的研究现状

时间:2023-05-24   访问量:1043

科研进展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动物血吸虫病团队对单性血吸虫病感染的研究现状及潜在危害进行了总结,为单性血吸虫病的疫情防控拉响了警钟。相关成果以综述形式发表在《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的研究专栏《1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chistosomiasis(第16届血吸虫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综述背景

根据近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数据,我国居民和耕牛平均血吸虫感染率均为0,提示我国血吸虫病感染正处于历史最低点。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我国政府提出2030年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表明了我国消灭血吸虫病的坚定决心。然而,自然界中大部分阳性钉螺均以单性感染形式存在,在目前我国低感染度的现状下,人或家畜接触并感染由单个钉螺溢出的单性尾蚴的几率可能显著增加。对单性血吸虫病的认知不足将威胁我国血吸虫病整体的防控进程。

综述总结

该团队对目前单性血吸虫病防控存在的隐患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以下建议:(1)单性血吸虫不产具有活力的虫卵,故宿主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且单性血吸虫病无法用基于虫卵的病原学“金标准”方法进行诊断,给单性血吸虫病的检测带来了极大挑战,建立单性血吸虫病的诊断检测技术迫在眉睫;(2)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的单性血吸虫对于吡喹酮具有较强耐药性,故还需研发新型杀虫药物;(3)单性血吸虫病感染宿主若接触另一性别尾蚴,由另一性别尾蚴所发育的童虫仍可参与合抱,随后继发的宿主肝纤维化将更为严重,故探寻逆转肝纤维化的药物亦很重要。探明单性血吸虫病的检测、诊断、防控技术将极大推动我国2030年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

项目资助

该研究得到了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20ZR1469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2245)的资助。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钟昊然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金亚美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image.png

单性血吸虫病感染继发宿主不同的肝纤维化状态


原文链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immu.2023.1158805/full










国家兽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National veterinary drug indu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alliance

扫一扫
联系电话:010-62103991转611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8号
备案:京ICP备20024024号